当前位置:首页 > 校园文化 > 正文

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反思,校园文化建设反思报告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反思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反思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《大学》载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怎样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?

大学》载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怎样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?

重读《大学》,共享文化美妙

大学之道,在"明明德"

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反思,校园文化建设反思报告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道者,特指一定的人生观,世界观,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。要具有美好而又光明的品德,更有光泽的思想德行,弘扬光大于社会,从而让天下归位于一个光明的风尚和共存状态。

大学之道,在“亲民”

亲者,通新,即使天下人革旧更新。在通识光明美德的追求归宿是:达到一个推陈出新,剔除陈旧的陋习,腐朽老化的思想和弊病,发现和开拓出新的观点想法,及更新的思想状态与境界。

大学之道,在“止于至善”

止者,到达。至善,善的最高境界。

《大学》,其熠熠生辉的文化内涵,基于以下几点:

其一,人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,在于如何鼓励天下人积极克服和革除自己身上之旧习,追求优秀和卓越,至臻尽善尽美。彰显人性的光辉美德,亦即大学主旨之一。

其二,知道即求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,即至善,然后才能确立人生志向与追求目标。只有志向立身,人的心性才能达到宁静状态,方能宁静以致远,才能屹立不乱,才能稳如泰山,才能深谋远虑,方能思虑精详,而后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,亦即大学主旨之二。
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
此一句话已经把大学讲完了。

此一句是大学一文中的精髓中的精髓。而这一句话中的精髓又在“大学之道”四字上。此四字之关键又在“大学”二字上。

何谓大学?

大者,比小大曰大,《易经》曰:大哉乾元。老子曰:宇内有四大,曰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。按天字形看,[一、大]为天,一个大字首、手、足皆具,而可以参天地,故大字上顶天、足入地,曰大。

从内是任何修养的伟岸和高大,对外是德行的充沛和高大。故曰大。

学者,《说文》曰:学,是觉悟的意思。实际上是指学习者自己自心觉悟,不是他人觉悟也。人性皆善,本性天真,奈何“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” 五欲染着。三教圣人,言语相劝,以身垂范,动静起居,无不示范,而使***自得其性、自己发明。故圣人之道,以学为首,此“学”之一字,尤为关键。对此“学”字,宋代大儒朱子《尽心堂记》云:“昔子路曰:‘有民人焉,有社稷焉。何必读书,然后为学。’而夫子恶之。然则士本余学,而学必读书,固孔门之遗法也。”朱子语类》又云:“书之贵读,……读便是学。夫子说‘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’学便是读。读了又思,思了又读。”朱子此解谬矣。

什么?自然学圣人之做人之道、做事之道、觉悟之道、本性自然清静之道。君子务本,本立道生。此“学”才是真“学”。

所以,弄明白了,这两个字,大学之三纲八目,自然就好懂了。

不好意思,手机打字或有错误,敬请谅解。

大学之道这句话里,

第1个关键词:“明德”,就相当于我们生而知之、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。“但为气禀所拘,人欲所蔽,则有时而昏,然其本体之明,则有未尝息者。”虽然被蒙蔽了,污染了,但每个人的良知,依然存在于那里。而“明明德”,就是要把自己本来就有的“明德”不断擦亮。

第2个关键词:“在亲民”。旧本孔颖达注:“在亲民者,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。”

第3个关键词:“止于至善”。张居正说,这就好像到家了一样,没有比这样更好的了。

明明德、亲民,止于至善,此三者,就是大学的“三纲”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反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反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